2008-08-31
Dream─coffin (8/30)
2.賞鳥、3天、東北角、雨、北藝、小學同學、橋、康丁斯基、浮雕、北投、爽約、陌生人
p.s.巨型半透明霧面玻璃門,鑲進彩色碎玻璃浮雕,康丁斯基風格,流線金屬把手,黑色中英文
2008-08-30
2008-08-29
2008偶動畫【八分熟的白血球】(獨立製作)
停格拍攝、錄像、部分電腦合成
第八屆新一代設計展參展
音樂 黃琬婷
攝助 謝蕙宇
簡介
傷口會引來許多白血球的支援,慢慢的長成完好的皮膚組織,在傷口最漂亮的時候,是肉色 的結痂微微凸起,摳不掉也不會痛了,只是還沒完全長好而已,他只有八分熟,外圍一圈紅 紅的皮膚,點綴的剛剛好,帶點癢,繼續抓吧!總是會好。
生命是一種循環,和傷口一樣, 它來自於身體,卻不被身體所有,不論我們走了多遠,走了多久,上一個終點是下一個起點 ,莫名奇妙的到了終點,發現是個起點,要不要繼續?有沒有意義?過程有沒有可能成為下 一個起點或終點?剛剛好的可能性會存在嗎?可以永遠都帶著八分熟過活嗎?不可以的、不 可能的、沒有辦法的,因為他總是會好。
2008世貿新一代-佈展第一天(5/13)
2008世貿新一代-佈展第二天(5/14)
2008世貿新一代設計展-開幕開幕囉!
2008世貿新一代設計展-第二天
2008世貿新一代設計展-第三天(5/17)
2008世貿新一代設計展-撤展有感
國際動畫研會 日本動畫導演押井守登台 (2005/5/28)

第三屆台灣國際動畫影展,五月二十日在台北市西門町新光影城首映,國家電影資料館與數位內容學院特別合作,舉辦六場動畫國際研討會,邀請國外的動畫大師來與國內交流。第一場五月二十一日,邀請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押井守,與大家討論從「攻殼機動隊二」看日本動畫發展趨勢。這場研討會上,吸引不少業界的動畫公司、學院講師、創作人以及許多從事相關工作和有興趣的民眾前來參與。
從1985年的《天使之卵》到2005年的《攻殼機動隊二》,在視覺藝術的表現風格上,押井守一直給人與眾不同的感受與思考邏輯,研討會中,押井守除了分享許多製作上的技術之外,也不斷強調文化思考與時間資訊的處理問題。另外Production I.G..的社長石川光久也談了一些動畫影片的市場行銷問題。
邁向科技化的數位時代,動畫在製作過程中的三次元空間處理已脫離不了電腦3D的技術,雖然如此,押井守表示3D仍無法決定畫面中角色資訊量的多少,以及主、副之間的差異性,並且會破壞掉壞畫面呈現的特性。所以我們在《攻殼機動隊》系列中,可以明顯的發現,押井守是將2D的角色人物合成到3D的背景上,對於有人提出背景3D,角色2D,造成畫面上的不合理,押井守認為,影像本來就是一種非合理化的表達,不一定要用實際的尺寸來呈現背景的想像空間。
這其實與日本的動漫發展史有很大的關聯性;日本卡通角色都是用2D呈現,因為卡通角色是一個商品,倘若一開始的角色設定為3D形式,則商品必定也要以3D呈現,限制了發展的範圍,押井守提到,亞洲人比較喜歡「畫」出來的人物,諸如中國的水墨、日本的版畫、浮世繪等等,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─「線條」,用線畫的圖,較容易編成記號,呈現情緒,但這點對3D來說,就複雜許多了,因此他強調2D是不能廢的,倘若2D技術就此消失,以現在的趨勢來說,可能再也起不來。為了證明這點,他在現場用簡單的線條,畫了一個人物,能夠迅速且明確地改變人物的情緒表現,可是3D的確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,並受限制,這些種種因素,就是押井守不喜歡用3D做角色人物的原因。
押井守說,2D人物在合成至3D時,會產生一個很大的問題,也就是2D的角色會變形並且與畫面格格不入,押井守分享了他的製作經驗:先將3D場景建置好,再將2D角色模擬3D置入三次元的位置,接著決定鏡頭位置,再將每個鏡頭精確的一格一格畫上去,最後的這個步驟是非常單調、無聊的,但卻是很重要的部分,目前也只有這個解決方法。押井守表示,「整合」是製作流程中最困難的部分。

對於3D動畫甚為流行的現象,押井守表示,若因為流行而做3D是不好的,電腦雖然在工作上幫助他做了很多事情,但對於傳達情緒的人而言未必是好的,動畫最重要的是內容,他建議多用一些舊方法、小工具來傳達大訊息,因此時「文化」顯得特別重要,在資訊裡,最能引發大家共鳴的,就是「文化」了。動畫、卡通都是仰賴大量文化累積才能顯得有內涵,如果盲從的發展3D,未來的路就會變的越來越複雜,也因為大家都用同樣的軟體製作,呈現出來的作品一致性就會很高,這世界就會變的越來越真實、現實。押井守覺得,未來應該減少資訊量,回到單純,把世界變得簡單而豐富。
針對台灣未來動畫的發展,押井守認為未來走哪一條路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定位,並且去思考「文化」,了解自己就可以免掉一些不必要的爭執。國際動畫研討會一系列接著還有五場,歡迎喜愛動畫的朋友,把握這次難得的充電機會。
(右上圖:押井守導演與台下觀眾的互動情形)
(左下圖:Production I.G.社長─石川光久)
從AKIRA到Steam Boy─談動畫大師大友克洋 (2005/6/13)
創作者的生長環境及時代背景,往往會影響著創作內容的風格與方向。1954年出生的大友克洋,在高中時參與日本學運,與押井守同期,不同於1941年出生的宮
在1995年的《MEMORIZE》,挑戰了一項日本動畫少見的技術;一鏡到底,這對電影來說是很容
台灣的漫畫很少出現全身正面的構圖,人以外的細節鮮少出現,日本則反,他們在這方面的繪畫訓練上扎實,所以日本的漫畫養成,其實是一個實際建構的世界,以致於他們與電腦繪圖技術接軌時,並沒有多大的問題,因為他們有深厚的動漫文化做後盾,而台灣這方面的基礎教育必沒有扎實,這方面的文化幾乎是零,而政府一方面極力推動數位內容產業,另一方面在教育上又沒有向下扎根,看了確實令人擔憂。而傻呼嚕同盟一直積極
(圖由上至下:同盟的老師(左起)nt、tp、zero / 正在講述的Jo-Jo老師 / 《銃夢》,寫實的動能呈現 / ZERO老師正在講述當年的講談社的危機 / 同盟的演講常常是笑聲不斷的)
2004實驗短片《生存遊戲》(獨立製作)
DV
簡介
生命是什麼?有多少人知道?你要過怎樣的生活?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什麼?我們一生真正所應該追求的是什麼?忙碌是爲了什麼?唸書是爲了什麼?賺錢是為了什麼?這些東西我們本來擁有嗎?沒有擁有時是不是很快樂?為何開始追求後,慾望開始膨脹,快樂會越來越少嗎?
顏回深居陋巷,一簞食一瓢飲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...
(音樂版權問題,恕無法公開放映,僅呈劇照)
2005短片《愛不在》

DV、16mm
指導老師 鄭金標
製片 依彥希
導演 張田沛
編劇 楊筱如
攝影 張鎮瀅
剪接 施栴琦
美術道具 鍾鎮全
燈光成音 陳祖貽
執行製作 劉沛欣
林亭佑 飾 謝明峰
邱名慧 飾 陳韻文
楊曉芙 飾 明峰大姐
簡介
一對相戀的男女,選擇另一種方式再度相遇...
(音樂版權問題,恕無法公開放映,僅呈劇照)
2006短片《The Letter》

DV
指導老師 鄭金標
製片 施栴琦
導演 依彥希
副導 楊筱如
編劇 依彥希
攝影 陳祖貽
剪接 鍾鎮全
美術道具 劉沛欣
燈光成音 張鎮瀅
執行製作 張田沛
林亭佑 飾 常偉杰
吳禹禎 飾 謝子寒
林仕肯 飾 楊醫生
賴信安 飾 男同事
簡介
一對恩愛的夫妻,在種種刺激下,丈夫的病情加劇,身不由己的愛還有另一種形式...
(音樂版權問題,恕無法公開放映,僅呈劇照)
2006短片《養樂多》

DV、16mm
指導老師 鄭金標
製片 鍾鎮全
導演 陳祖貽
副導 楊筱如
編劇 張田沛
攝影 張鎮瀅
剪接 依彥希
成音 張田沛
燈光 施栴琦
服裝 劉沛欣
美術道具 劉沛欣
林威廷 飾 王慶國 (阿國)
葉復庭 飾 老伯(生父)
梁靜儀 飾 林秀娟(阿國母)
吳長愷 飾 王瑞隆(繼父)
黃耀立 飾 小阿國
賴信安 飾 管家
林仕肯 飾 中年混混
曾義富 飾 中年混混
張柏元 飾 阿國友人
張昊維 飾 阿國友人
陳有德 飾 阿國友人
鄧光中 飾 警 察
李駿謙 飾 警 察
高儀潔 飾 路 人
簡介
阿國從小生長在得不到溫暖的家庭,在繼父的暴力相向以及母親的袖手旁觀下,受盡了家暴的阿國決定離家出走,跟著在學校結交的豬朋狗友四處遊蕩;某日在與另一幫派的小混混鬥毆之後,一哄而散的阿國與他的狐羣狗黨們走散,阿國躲進了一個老伯家,老伯終日以沿街販賣養樂多維生,阿國本想拿了老伯身上的錢財就離開,但看到老伯虛弱的身影、加上自己仍被外面的小混混追緝,便與老伯談好條件;阿國也就因此和老伯同住一個屋沿下。
在阿國爲老伯分擔了一部份的生計後,老伯的身體也一天天地好轉起來;某日,阿國在街上、被該日的小混混認出而發生扭打,兩方人馬雙雙送入警局。看著對方一一被親人領回,阿國失望之餘,卻意料之外見到了老伯的出現。當晚兩人互相吐露了心事,阿國從老伯手中的照片中隱約察覺:老伯似乎便是母親口中那個拋家棄子的父親!隔日,阿國一聲不響的離開了老伯住處,奔回家中逼問母親真相,母親才一五一十地告知阿國:其實是因為嫌棄阿國的父親、無法滿足她物質上的需求,才會因而改嫁;阿國無法接受接踵而來的事實,將自己關在房間內數日。卻因腦中始終放心不下老伯,進而下定決心面對、前往了老伯的住處。 來到了老伯的住處,卻只見到桌上擺著的一封信;原來老伯將所有一切都留給了阿國 ... 阿國看完信後,拿起了放在一旁的養樂多,一飲而盡後,離開了老伯住的住所 ...
(文/張田沛)
(音樂版權問題,恕無法公開放映,僅呈劇照)
2006短片《珍珠》

HD、16mm
監製/製片 劉瑞龍
編劇/導演 林仕肯
副導 依彥希
場記 周品頡
攝影 張鎮瀅
攝影助理 施孝儒
剪輯 林仕肯
剪輯協力 周品頡
燈光 劉瑞龍
燈光助理 張田沛
美術指導 呂淑婷
美術助理 劉沛欣
配樂/成音 吳長愷
服裝設計 王欽義
造型化妝 曾于玲
製作 張田沛 楊筱如 施栴琦
榮騰潔 飾 民宿主人
劉正揚 飾 不羈旅人
曾于玲 飾 雨天女子
林彥宏 飾 深情漁人
簡介
愛曾多刻骨,也許恨意就有多深…。
當芳華少艾的熱情民宿女主人,偶然地邂逅了不羈的旅人,鋪天蓋地的情愛,頓時在兩人之間濃烈的蔓延。然而女子忽略了,過客,終究留不住;頓失所倚的女主人,只能以近乎自虐的方式,將對旅人的恨意,轉移至旅人贈與的鑽石上,深刻的放置體內,來提醒哀悼她早夭的情愛…此後,木然地過著剩下的每一天。
然而在這之際,另一男子悄悄的出現了;一位代替父職的捕魚人,開始輕敲她的心扉。正直木訥的他,不知如何表達他對這外表強悍,眼神卻帶著悲傷女主人的愛意;為此他以實際的漁獲,來試圖融化女主人早已冰封的心。是誰說過,要徹底治療傷口的最好方法,是再撕裂傷口一次?捕魚人日復一日的付出,點滴地緩緩瓦解女主人對情感的武裝,卻同時的也觸及到深藏女主人心中不欲人知的痛。捕魚男子,以他一貫不變的敦厚與溫柔,挖掘出女主人對旅人先前那份愛的忿恨與執著,並滋潤了女主人心中那口為愛早已乾枯的泉井。捕魚人欲取出埋在女子體內的鑽石,卻發現鑽石不再,取而代之的是散發瑩瑩白光的珍珠…
(文/林仕肯)
【愛不在】花絮
哈哈哈~
經典的紅白雨衣
剩下沒雲台的腳架
只好辛苦PD-150了
紙要灑的好看不簡單呀!
那天飄雨
紙很容易一整坨自由落體...
因為它重複被使用
這場生日戲
大伙把客廳用蠟燭佈置的很浪漫
但已經被疲勞淹沒

要趕拍白天的戲
只好從外面打燈
把室內打的如同白天一般
驚!
系辦要是看到我們把昂貴的燈綁在大樓外面
嗯...
其實
我們也很擔心
一輩子做牛做馬也賠不起
下面的人也很危險